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为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组织开展了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点亮红色地标 传承红色基因
7月12日,2023级物理三班学生冯佳臣踏上了北京红色文化寻迹之旅,通过探访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攀登八达岭长城并聆听讲解等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交流活动。
冯佳臣表示,在那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景象带给他深深的震撼。他伫立于天安门广场之上,瞻仰着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内心涌动着无法言喻的自豪之情。那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庄严肃穆的气氛,皆难以忘怀;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的英勇事迹,令人肃然起敬,那些无畏的烈士形象,深深烙印在心中;长城那蜿蜒曲折、气势磅礴的轮廓,见证了时光的流转,令人不禁为之赞叹。
活动结束后,冯佳臣回忆道:“此番暑假的北京之游,既充实又意义深远。漫步于历史的轨迹,虽肢体疲惫,但心灵却得到了无尽的滋养。我沉浸在那浓郁的历史气息中,仿佛在与过往的岁月亲密对话。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瞻仰,我回忆了先烈们为国家与民族所作出的伟大牺牲,我们必须更加珍视当下的和平与繁荣!攀登长城,我仿佛能够触摸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我坚信,经过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更加严谨的态度面对每一件事,以和先辈们一样的勇气与坚韧去克服困难,传承爱国主义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聆听运城红色故事 汲取英雄前进力量
7月11日,2022级光电二班学生祁新凯,趁着暑期返乡时间,踏入了运城红色文化馆,依靠着展厅内详尽的文字介绍、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生动的实物展示,回忆每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事件;并进行志愿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英雄事迹,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祁新凯表示,步入运城红色文化馆,便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每一件陈列的展品、每一张悬挂的照片,都蕴含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令人铭记在心。那些勇士冲锋的图像历历在目,那些满载深情的信念之书令人动容;相片中革命先烈们坚毅的目光、文字书写着他们为理想和信念舍生忘死的壮丽篇章,这些无不让人肃然起敬;而那些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散发着力量的革命遗物,更是令人感慨万千。
活动结束后,祁新凯回忆道:“通过参观运城文化馆,我得知运城在革命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数英烈在此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捐躯。作为大学生,我亦是学校红色文化传承的一分子。在文化馆内,我向周围的游客传播红色文化的火种,让更多的人领略这段辉煌的历史,继承革命的精神财富。未来,我将在闲暇之时,继续钻研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投身于相关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我们要发挥年轻一代的活力,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参观让我对革命历史的伟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作为一名新时代好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任,我们定将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历史的殿堂,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血脉在中华大地上永远流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追寻红色记忆 牢记初心使命
7月12日,2023级电子二班学生梁隐玥同学,怀揣着对历史的崇敬之情,在暑假返乡期间,踏入了沐浴着岁月痕迹的大同红色记忆馆,并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
梁隐玥表示,步入展厅,历史的凝重如潮水般涌来,馆内以“红色记忆”为主线,借助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尽的档案资料和生动的图片,缓缓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艰苦斗争的辉煌篇章。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回忆着往昔的传奇,每一张照片都重现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英姿,令人仿佛穿越回那个硝烟弥漫、热情如火的年代。
活动结束后,梁隐玥回忆道:“我有幸结识了博学多识的伏同学,在她的细致讲解中,我得知了众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与巨大的牺牲,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遗留的珍贵遗物,使我心中激起无尽敬仰之情。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份份陈旧的文件,无不刺痛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段屈辱历史的沉重。这些烈士们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
暑期“三下乡”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教学机会,同学们通过走出校园,探访红色圣地,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学院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坚定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决心,致力于在青年心中不断培植深厚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把爱国主义深植于灵魂深处,融化在血脉之中,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将新一代青年塑造成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秀。